日本“三大都市圈”房價走穩
來源:亞洲購房網作者:智房網時間:2016/5/9
掃一掃,隨時看
占全日本人口和GDP均為70%的三大都市圈(東京、大阪、名古屋)的房價從2006年開始回升。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,東京和大阪的房價上漲了約15%,地價上漲了0.7%。這是其人口、資源和產業,特別是核心競爭力產業集中集聚的結果。但同時,從1992年地價泡沫破滅以來,三大都市圈以外的日本其他地區的地價則連續22年下跌,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。日本樓市大分化、核心城市房價上漲的格局對我國樓市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。
在短周期內,樓市決定于貨幣政策、城鎮化率、房地產稅收等,在長周期內則決定于人口結構。從國際經驗看,勞動力人口的拐點一般與房地產市場的拐點極為接近,美國勞動力人口在2007年見頂,房價在2006年見頂;日本勞動力人口在1992年見頂,房價則在1990年見頂。據預測,我國婚齡人口(20-29歲)在2015年到達頂點后開始下降。因此,由人口紅利拐點決定的我國房地產市場長周期下行已經開啟,這或許不是誰可以左右的。
鄰國日本在發展模式(政府主導)、城市化模式(特大城市為主、速度快)、不動產稅制結構(低保有稅負、高交易稅負)和產業結構演變(從出口加工到高端制造業)上,與我國相似,是為數不多的可以借鑒的案例。觀察日本房地產的周期演變,可以管窺我國房地產的前景。從1947年開始的城市開發、城市化、住房短缺驅動的首波房價上漲,到60-70年代人口紅利帶來的第二波房價上漲,以及80年代初金融自由化帶來的第三波房價上漲,最后到1992年樓市泡沫破滅,日本樓市經歷了一個完整的周期。
根據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,截至2014年7月,日本空置房屋達到820萬戶,創歷史之最,空置房屋占全國住宅的13.5%,也就是七分之一房屋空置,這一數字比2008年增加63萬戶,空置率也比2008年上升了0.4%。根據日本政府估計,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,到2050年,20%的居民區將成為“鬼城”。而根據野村證券的估計,到2023年20%的房屋將空置。
但與此同時,占全國人口和GDP均為70%的三大都市圈(東京、大阪、名古屋)的房價卻快速回升。三地房價從2006年開始回升,2008年上漲了5.3%,而2012-2014的最近三年內,東京和大阪這兩個城市圈的平均房價上漲了30%。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,東京和大阪的房價上漲了約15%,地價上漲了0.7%。但同時,從1992年地價泡沫破滅以來,三大都市圈以外的其他地區的地價則連續22年下跌,剛過去的2014年下跌幅度為1.7%,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因此,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的其他地區,依然不被投資者關注而沒有吸引力,樓市將繼續在疲軟的“泥潭里”掙扎,即便政府采取吸引外國投資的措施,也無法緩解這一局面。但這絲毫不影響三大都市圈樓市筑底回升,價格快速攀升的趨勢。美國非盈利研究機構城市土地學會在通過對22座亞洲城市的調查得出的2015年投資前景排名中,東京排名第一、大阪排名第三。
而外國投資者也開始“抄底”了。2014年上半年,法國的保險公司安盛集團(AXA)收購東京大型綜合大廈(Nakan Central Park)東樓;2014年12月,中國的復星集團以近700億日元收購了東京品川區“品川海邊森林”的3棟寫字樓;在2014年10月,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約1700億日元收購了東京火車站前的寫字樓“太平洋世紀廣場丸之內”的部分辦公室。
當前,日本依舊沒有擺脫經濟增長“長期停滯”以及結構性改革效果不彰的局面,而三大都市圈樓市卻見底回升,這是其人口、資源和產業集中集聚,特別是核心競爭力產業(全球要素配置、高端制造業)集中集聚的結果。在我國即將面臨“日本式”老齡化、經濟邁向低速增長的“新常態”,探索創新驅動的新時期,日本樓市大分化、核心城市房價上漲的格局對我國樓市具有極強的借鑒意義。
未來,我國以房地產拉動制造業和基建增長的“高投資”主導模式已經式微,在預算改革和地方債務緊約束的財稅體制改革背景下,地方政府對于土地的依賴也開始下降,2014年土地出讓金僅增長3.2%。隨著勞動人口紅利,特別是適齡購房人口紅利的褪去,再加上城鎮家庭擁有住房已達到1.1套/戶,在建未售住房可以解決1.5億人住房問題,火熱了近20年的房地產市場將進入下行通道,這是誰都無法左右的趨勢。
目前,房地產下行趨勢非常明顯。2014年,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20649萬平方米,同比下降7.6%;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0.5%,創本世紀以來的新低,特別是12月的開發投資出現有數據以來的第一次負增長;開發商對樓市前景也不看好,新開工增速創1997年以來的最低值,企業拿地下滑幅度(-14.5%)為歷史第三低位;今年1月份的百城房價同比下跌3.09%。但同時,集中在三大城市圈的一線城市房價卻逆勢走高,1月份,上海新房價格上漲1.92%,漲幅居十大城市首位,深圳、北京分別上漲0.98%和0.87%,位列其后,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則上漲幅度在3%左右。根據中介披露的數據,2014年一線城市中心區域二手住房的價格上漲了20%左右,似乎從來就在上漲。
與此同時,2014年以來,各大開發商“瘋搶”一線城市土地資源。2014年,一線城市住宅用地出讓金達到3500億,同比增長54.8%,溢價率達到41%,但當年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則下跌27%,溢價率只有10%左右。筆者梳理了一下,自2013年以來,80%以上“地王”誕生在一線城市,典型的如上海董家渡、北京花鄉、深圳龍華地塊、廣州紅云涂料化工廠地塊。而且,曾經一度開辟二三線城市戰場的龍頭房企,如保利、恒大等,均開始回歸一線城市。另外,一直認為內地樓市有風險的港資房企(新鴻基、九龍倉、新世界等)也參與到了一線城市土地爭奪戰中,而但凡有實力的民資,也想從中分一杯羹。
如同日本三大都市圈樓市逆勢回升一樣,即便房地產進入供求平衡甚至過剩階段,即便經濟轉型的困難期或“攻堅期”,全國層面的房價和需求開始回落,但資源、人口集聚,產業層次更高的城市圈城市,其房價和需求將繼續保持旺盛的態勢,這是樓市最有效的區域。在經濟步入低速增長階段后,社會無風險收益率、實業投資收益率開始回落,社會資金將開始尋找安全墊更厚的地方,而一線城市的房地產無疑是最佳選擇。回顧鄰國日本樓市完整周期波動后,三大都市圈房價逆勢上升已經明確無誤地告訴了我們這一點
本網注明“來源:亞洲購房網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亞洲購房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亞洲購房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標簽:日本,房價走穩